WELCOME

設計的價值不應只在乎名與利的堆砌 贏得世人對設計師的敬重是使命也是承諾

2007-11-23

2007科隆展室內設計趨勢

一年一度的科隆家具展都會邀請世界頂尖設計師來預測未來流行的趨勢,今年的專家包括來自倫敦的設計師Tom Dixon、柏林的創意設計顧問Sophie Lovell、紐約的設計師Stephen Burks、斯得哥爾摩的Eero Koivisto、倫敦的設計作家Chris Lefteri、巴黎的Inga Sempe等。本文摘錄大會所出版的“Interior Trends 2007”,今年的流行趨勢包括:懷舊風、混搭風、大而美、藝術風等。

懷舊風
今年仍然流行懷舊復古,帶有歲月琢磨痕跡的古董家具,彷彿訴說著祖母的故事,放慢步調,優閑的生活,“慢活”是生活品質的表徵。功能簡單具有手工質感的東西再度被珍惜,取材自然花草的圖案更大方地應用於居家佈置上。色彩方面玉米黃、?魚粉紅、橄欖綠等,以淺灰、米白、淡紫櫬托,另外深棕及深紅色則用來強調對比效果。簡單隨興的造形看起來很輕鬆,帆布椅、搖椅又回來了,和簡單的家具還頗速配。在材料方面,運用自然材質如:實木、軟木塞、椰子纖維編織等;形狀不規則、表面多孔的皮革、織物等,最好帶點年代磨痕的感覺;霧黑粗糙的鑄鐵搭配暖調光澤的黃銅、紅銅大行其道。

混搭風
科技必須為人服務,以人為本,在舊的事物中尋求新的答案,簡單是座右銘,結合高科技為每個人量身訂製產品以打動人心,設計聚焦在人的基本需求上。家具越做越薄,超薄是時尚,剪影是極致。東西看起來要有親切感,像手工編織就很有人的味道,就算是新的東西也有熟悉的影子。白色搭配其他篤定的色彩像亮紅、粉紅、黃色以及深灰當作“強調”。 格子、網狀的壓紋圖案用來裝飾表面,木材則大方秀出自然的木紋,以淡色木紋為主。桌椅輕巧的結構自然外露,有點像Buckminster Fuller的球形建築結構,和柔軟有機的填充造形正好形成對比。3D的織布包墊、玻璃纖維塑膠結構也嶄露頭角,金屬則以烤漆或粉末塗裝為主。

大而美
東西越作越大、膨脹的足球可以變成坐具,分子形狀放大就是一個新型的茶几,沙發則是大到可以自由坐臥。大尺寸的平面電視成為透視花花世界的一扇窗,像阿米巴蟲般的無釐頭造形的燈飾成為室內的點綴品。色彩從薄荷綠到土耳其藍搭配芥末色、棕色。鮮亮的粉紅配上霧黑色;法國藍配深藍帶有點激情的感覺。萬花筒的花樣、動物皮紋或其他紋路印在各式各樣的表面上。塑膠又流行起來,磁磚是高亮面的帶點珍珠光澤,蛇皮或駝鳥皮、絲絨、高科技布料也很常見。

藝術風
到處都是藝術,每一件東西都是獨一無二,沒人會想要工業生產的東西,家具是個性化的表徵,藝術家Donal Judd的極簡藝術可以作成衣櫥,El Lissitzky的攝影也可以變成沙發,椅子不再只是可以坐。“反設計”,只有功能而沒有設計的超平凡設計,一段未經修飾的木頭可以是一張凳子,自然龜裂的年輪也是一種美,概念藝術變成居家最好的裝飾品。黑白配上灰色是最經典的色彩,強調對比的冷色系,紅銅色帶來一些溫暖,紅、黃、藍點綴其中。在這一風格中,花紋用的很少,頂多只是幾何圖案圓點而已。在造形上,受二十世紀的藝術建築影響,簡單的幾何形狀,源自於構成主義的極簡風,普普風也參上一腳。平凡的車軹桌腳造形已超越機能性用來裝飾。材料方面,緊密編織的人造材料運用在表面,搭配合烤漆貼箔和貼薄片,金屬表面從霧面到髮線處理都有。織物則偏向高科技鬆散的編織為主。






訊息來至 波酷網

沒有留言: